代表风采│江苏省人大代表牛玉华:打造最好的“中国制造”

发布时间:2024-05-20 作者: 橡胶膨胀节

  牛玉华,江苏省十三届人大代表,南京晨光东螺波纹管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先后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航天基金奖及“江苏省劳动模范”“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人员”等称号。

  7项发明专利、2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证书、31篇论文、1部专著,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省、市劳模,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多项科技进步奖……作为膨胀节行业公认的专家、全球最具权威性的膨胀节制造商协会(EJMA)唯一亚洲籍技术委员会委员,牛玉华,她用自己的坚持与实力,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舞台提供着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1985年,刚刚19岁的牛玉华就从浙江大学精密机械专业毕业,来到了南京七三四厂从事打印机设计工作。经过四年的历练和沉淀,年轻的牛玉华对工业制造有了进一步了解,更加坚定了她投身制造行业报效祖国的决心。1989年,牛玉华进入南京晨光东螺波纹管有限公司,开始了她与膨胀节的不解之缘。

  所谓膨胀节,通俗讲就是一种可以伸缩的带波纹型的管道,像一个空心的弹簧,用来连接导管或容器两端。看似小小的膨胀节,在我们的生活中却发挥着大作用,比如在我们日常使用的燃气、自来水等方面的运输管道上,不能离开它。

  “膨胀节主要用在工业管道系统。在气温变化的时候,由于热胀冷缩,管道会变形,所以得有个东西能在各种温度下工作,并且能承受压力、吸收变形。”牛玉华介绍说,除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之外,航空航天、石油化学工业、核电领域都会用到膨胀节,“我平时的主要工作就是根据不同应用场合的实际工况,选择最为合适的膨胀节。”

  进入公司后,牛玉华一开始从事用于承受压力的管道及膨胀节的设计工作,而做好系统应力分析成为第一道难关。系统应力分析,是一个项目的最前端,只有计算结果出来,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设计。而庞大复杂的计算和分析让她犯了难,“刚开始确实很难。”牛玉华回忆,“但我相信世上无难事。”面对压力,牛玉华边学习边摸索,凭借着自己不放弃的倔强劲儿,她的系统分析能力越来越强大。从刚开始的向客户无偿提供服务,到热情参加行业激烈竞争,再到大量客户竞相前来购买,牛玉华终于磨出了自己的“杀手锏”。

  凭借着优异的工作表现,牛玉华的岗位一直上升,从公司设计员到设计室主任,从主任设计师再到副总工程师,如今她已成长为公司的总工程师。2006年,年仅40岁的牛玉华又拿下了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的职称。

  凭着刻苦钻研和不服输的精神,牛玉华不断突破技术难关,也不断实现着自己的梦想。

  应用场合的千变万化,决定了膨胀节难以形成通用的成品,必须结合实际工况设计和制作。然而因为历史原因,早些年,我国许多大型石化装置所采用的工艺包几乎全部从国外引进,相关项目上所使用的膨胀节也基本上被国外垄断。此时,不断成长的牛玉华带着中国人不服输的傲气,暗暗积蓄着力量,为“中国制造”探索机会。

  2008年,公司承接了当时国内最大的化工装置配套膨胀节的研发工作。然而,该项目进口工艺包专利商起初并不认可公司的产品,也不同意由中国企业来做,认为当时国内企业缺乏这方面经验。牛玉华主动请缨,带领团队迎难而上。

  “当时,我们制定一套设计的具体方案,专利商就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前后有九套资料都被否决了。”回想当时研发期间遇到的困难,牛玉华心里五味杂陈,“当时不少人都觉得没戏了,但我就是不甘心。我始终相信,只要再坚持坚持,就有希望,毕竟专利商还没有明确拒绝。”功夫不负有心人,当牛玉华团队提出第十套资料后,“专利商不得不认可了!”

  设计被采用,牛玉华和她的团队士气高涨,但生产上的难关又横亘在他们面前。产品生产的全部过程中,面对时不时的检查和监督,牛玉华再次带领生产团队,用高质量的产品让专利商为中国制造竖起了大拇指。他们用实力证明了“中国制造”的水平,一举打破了国外专利商设置的只能采用进口膨胀节的技术壁垒。

  让“中国制造”更有世界线年,国内某公司引进某大型化工工艺包,牛玉华基于多年在高温复杂管系柔性解决方案的攻关经验,与业主及设计院一起展开了项目攻关,并取得突破。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项目的设计和制作的步骤中,牛玉华还敏锐地发现了国外公司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并为之提供了新的优化方案,直接为客户节约资金超百万美元,专利商从此开始对牛玉华刮目相看。

  2012年,宁波某公司计划引进国内第二套大型化工工艺包装置,并对其中的高温和其他膨胀节进行公开竞标。牛玉华和她的团队信心满满,热情参加竞标,最终一举拿下了项目所有膨胀节。当设计的产品在经过严酷的满负荷运行及近2年的实际使用后,业主方传来反馈,称牛玉华团队提供的系列新产品经受住了考验,成功替代了进口产品,填补了该应用领域膨胀节的国产化空白。

  为此,2012年她组织成立了“采用国际最新标准和技术、实施三维优化设计”创新团队,与东南大学合作,建立了完善三维设计的标准模型库和专用模型库以及常用的产品模型库,积极培养科学技术创新人才。为了当好人才队伍建设领路人,牛玉华还坚持自学外语。她利用两年的业余时间,义务将EJMA标准翻译成十几万字的中文版本,很多年轻技术员读起来爱不释手,其中不少人还将牛玉华当成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标杆。

  2018年1月,牛玉华当选江苏省十三届人大代表。作为一名来自国有企业的科学技术人员,她始终关注着科学技术创新和科技公司的发展。

  当今世界已确定进入新一代技术革命时代,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AI和区块链等需要企业积极深层次地融合,企业亟需进行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到来,建设智慧型企业是公司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只有实现从传统制造到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转变,才能不断的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牛玉华认为,企业要依据自己特点,整体策划、分步推进、重点突破,做到科学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同进步。

  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大量调研,每年全省两会期间,牛玉华都带着相关议案和建议积极出席。在江苏省第十三届人大第二次会议上,牛玉华提出了“关于加强江苏省知识产权国际化战略的建议”和“关于推动我省国营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建议”,并在南京市团组大会上作了重点发言,得到省市主要领导格外的重视和代表们的一致好评。她还提出诸多建议,如设立工业公司智能化改造贴息奖励资金,突出典型项目示范作用,推动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建设,鼓励中小企业上云用平台。牛玉华认为,近几年企业未来的发展面临许多困难,尤其是后疫情时代的中小企业未来的发展尤其明显,所以应当加大对相关企业的创新奖励和支持力度,促进社会产业多元化发展。

  2020年牛玉华应邀参加了南京市江宁区检察院举办的“服务企业未来的发展,护航江宁经济”检企座谈会。在听取了检察机关服务企业未来的发展工作情况后,对检察机关护航企业未来的发展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肯定了检察机关在企业发展背后的有力法治保障:“检察机关在保护企业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作为企业界代表,我深有体会,你们真的很不容易。”

  检察机关积极听取牛玉华的建议并认线年,江宁区检察院组织并且开展了“三帮一包”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专项行动,制定出台了《江宁区人民检察院关于依法保障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复产的意见》,组织编写了《涉企典型案例汇编》,并为企业送法上门。同年,该院还试点开展企业合规工作,在办理涉企案件时,除审查定罪量刑证据外,还将涉案公司的经营情况和社会贡献度作为衡量是否起诉的重要情节,将企业刑事合规与企业犯罪预防相结合,有效促进涉案企业建立健全合规管理制度。在办理一批涉税案件过程中,该院根据案件事实,对部分企业作出依法不起诉决定,同时,向属地税务稽查机关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完善行政处罚,助力企业合规健康发展。

关注官方微信

橡胶膨胀节|橡胶膨胀节批发价格-BB贝博(中国)官方网站登录入口-IOS/安卓/手机APP下载安装
联系电话:021-64535755 24小时服务电话:18317127770 地址:上海宝山区锦秋路2688号C栋

网站地图